平安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郊区平安网 >> 平安建设  
 
如何使用常见消防器具灭火逃生
 
发布机构: 维稳办 发布时间:2014-08-05 【打印】

编者按: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懂消防常识,不会使用消防工具,往往是发生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言道,有备才能无患。当危险来临时,您会怎么办?也许一条毛巾、一根逃生绳、一具灭火器,就能让人觅得一线生机。本期《平安课堂》,我们与您一起来学习一些常用消防工具的使用方法,防患于未然。

小毛巾能派上哪些大用场

一条普通的毛巾在火灾逃生中我们可以如何利用它呢?一条小小的毛巾在火场中能够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空气呼吸器

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人吸入后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在火场逃生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过滤烟雾的效果较好。含水量在自重3倍以下的普通湿毛巾,如折叠8层,烟雾消除率可达60%;折叠16层,烟雾消除率可达90%以上。

二、简易灭火器

液化气钢瓶口、胶管、灶具或煤气管道发生燃(煤)气泄漏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起火部位,迅速关闭阀门;遇小面积失火,用湿毛巾覆盖火苗,可窒息灭火。

三、密封条

处于火场无路可逃时,如有避难房间可进入躲避烟雾威胁。为防止高温火从门、窗缝或其他孔洞进入房间,可用湿毛巾或床单等物堵住缝隙或孔洞,并不断向进入烟火的门、窗及遮挡物洒水降温,以延长门窗被烧穿的时间。

四、救助信号

人员被困火场,可在窗口挥动颜色鲜艳的毛巾,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五、保护层

在火场中搬运灼热的液化气钢瓶等物体时,为避免烫伤,可垫上一条湿毛巾再搬运;结绳自救时,为防止下滑过程中绳索摩擦发热灼伤手掌,可在手掌上缠一条湿毛巾以避免受伤。

小小毛巾,竟有如此多的妙用,正所谓“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但是,在使用毛巾自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若楼房失火,人被围困在房间内,浓烟弥漫时,毛巾可以暂时作为防毒面具使用。试验证明,毛巾折叠层数越多,除烟效果越大。

2、湿毛巾在消烟和消除烟中的刺激性物质的效果方面比干毛巾好,但其通气阻力比干毛巾大。

3、对于质地不密实的毛巾要尽量增多折叠层数。同时,要捂住口鼻,使保护面积大一些,就更有利于自救。

4、在烟雾中一刻也不能把毛巾从口和鼻上拿开,即使只吸一口气,也会使呼吸困难。应该注意,使用毛巾是不能消除一氧化碳的。

5、高楼大厦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一些家庭室内铺满化纤地毯或塑料地板,墙面上贴塑料壁纸,再加上海绵沙发和床垫,塑料遮阳百叶窗以及一些含有化工原料的家具和用品都是可燃物,失火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很容易使人窒息中毒。因此,在浓烟中避难,用毛巾捂住口鼻,能使自己更好地设法自救。(赵仁澜 郝 瑞)

如何用灭火器扑救汽车初起火灾

汽车灭火器一般都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适宜于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等初起火灾。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先撕掉灭火器上的小铅块,拔出保险销。提起灭火器,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扶住灭火器底部的底圈部分,用力握紧开启压把,将干粉射流喷向汽车引擎燃烧区。

2、当可燃烧液体呈现流淌火时,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向前快速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

3、在操作灭火器时,要注意保持灭火器的正立状态,并将干粉喷向燃烧的火焰根部。刮风天,注意站在上风方向喷射,并随着射程缩短,要逐渐接近燃烧区,以提高灭火效率。

4、灭火器的干粉,每年都要更换,长期不用,干粉就会失效,压力降低,达不到喷射效果,一旦汽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闫平)

发生火灾时,浓烟是头号“杀手”,把毛巾打湿后折叠起来捂住口鼻,能够有效防止窒息中毒。

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4字诀是:提、拉、握、压,就是提起灭火器,拉去保险销,握住灭火器喷管对准火源根部,压下把手喷出干粉四个步骤。

室内消火栓是室内管网向火场供水的固定消防设施,通常安装在消火箱内,与消防水带和水枪等器材配套使用。

灭火毯又称消防被、灭火被等,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编织而成的,能起到隔离热源和火焰的作用,可用于扑灭油锅火或披在身上逃生。

当紧急事故造成车辆控锁控制失灵时,使用逃生捶可轻易打破车窗玻璃而逃生。

缓降逃生绳把逃生绳、缓降器、安全带融为一体,只需选取固定点固定固定好安全挂钩,套上安全带就可以安全逃生。

图片均来自昵图网

小小逃生锤关键时刻作用大

众所周知,2009年6月5日,成都公交车自燃造成27人死亡74人受伤,现场惨不忍睹;去年8月31日,深圳大暴雨中,一名女司机开车受困并溺亡,遇险途中她拨了4个求救电话,但终未赢得生机……笔者认为,当车辆突遇大火、水淹、爆炸等危急时刻,车门无法正常开启时,这时如果能有一把逃生锤在手,就可以敲破车窗玻璃,增大逃生的几率。

那么什么是逃生锤?这里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逃生锤又称安全锤,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普通单头的逃生锤,也是最简单的,在一般的公交车、长途车等车上都有配备,由把柄和一个破窗锤头组成;第二种是普通双头逃生锤。有两个破窗的尖头,两头都可以使用;第三种是多合一逃生锤。这种逃生锤不仅有应急破窗锤,还有应急爆闪灯、应急手电、应急断绳刀。这是实用性很强的一种逃生锤。目前,市面上逃生锤种类及样式很多,挑选时大家最好找正规的销售商购买,并亲自试验是否有效再决定购买。

看似简单的逃生锤,但我们都会用吗?笔者随机问了10名驾驶员,只有3人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哪种逃生锤,大家要注意四点:

一是四指并拢紧紧握住把柄,大拇指在外贴紧中指,手不能发抖。多合一的逃生锤,手要握在锤子的最后面,这样在敲击玻璃时才能用上劲。

二是带有应急断绳刀的逃生锤,发生事故后我们要先拿断绳刀将安全带割断,再拿锤子敲碎玻璃。

三是在敲击玻璃时,用力要均匀,不能用蛮劲,要用巧劲多敲击几次。砸车窗时,还要尽量避免玻璃碎片划伤自己。

四是在敲击时要找准玻璃的四个角,大约距离窗框5厘米左右,在这四个区域附近敲击能很快把玻璃敲碎。因为钢化玻璃最中间部分是最坚固的,四角和边缘最薄弱,所以用力敲击玻璃的四角及边缘,逃生的几率更大些。对于贴膜的车窗,最正确的是贴在车窗里面,因为膜本身有撕拉强度,在里面把车窗敲碎相对容易些。

五是在黑天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打开逃生锤上的应急爆闪灯和手电,向救援人员发求救信号。(曹庆忠)

室内消火栓的使用方法

室内消火栓是在建筑物内部使用的一种固定灭火供水设备,它通常安装在消火箱内。一般都设置在建筑物公共部位的墙壁上,有明显的标志,内有水带和水枪等。

当发生火灾时,找到离火场距离最近的消火栓,打开消火箱门,取出水带,将水带的一端接在消火栓出水口上,另一端接好水枪,拉到起火点附近后方可按逆时针方向打开消火栓阀门,当消防泵控制柜处于自动状态时直接按动消火栓按钮启动消防泵。当消防泵控制柜处于手动状态时应及时派人到消防泵房手动启动消防泵。

注意:在确认火灾现场供电已断开的情况下,才能用水进行扑救。(肖轩)

一张“毯子”就能灭火吗

着火时,只要将一床毯子包裹全身,或者将毯子轻轻地覆盖在火焰上,就可以扑灭初起小火,甚至为市民赢得一份生的希望,这样一件与普通的毛毯外型相似的毯子,叫做灭火毯,是一种轻便而又实用的新型消防灭火工具。

灭火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能起到隔离热源及火焰的作用,对于须远离热源体的人、物是一个最理想和有效的外保护层。而且,灭火毯表面柔软,可以很容易包扎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特别适用于厨房、宾馆、娱乐场所、加油站等一些容易着火的场所,防止火势蔓延。

根据所用基布不同,灭火毯可以分为纯棉灭火毯、石棉灭火毯、玻璃纤维灭火毯、高硅氧灭火毯、碳素纤维灭火毯、陶瓷纤维灭火毯等。按用途进行分类,又可以分为家庭用灭火毯、工业用灭火毯。

灭火毯相比于一般的灭火工具有哪些优点呢?灭火毯没有失效期,在使用后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在无破损、油污时能够重复使用。

发生火灾时,市民应快速取出灭火毯,双手握住两根黑色拉带,将灭火毯轻轻抖开,作为盾牌状拿在手中。如果是物体着火,则将灭火毯持续覆盖在着火物体上,并采取积极的灭火措施直至火完全熄灭。如果人身上着火,将毯子抖开,完全包裹于着火人身上扑灭火源,使用过的灭火毯应当做不可燃垃圾处理。

市民在使用时,不能将灭火毯展开直接扔向火焰,灭火时也应该达到一定的覆盖时间,使用后,应规范折叠灭火毯。(胡雪芝 王建达)

如何用逃生绳逃生

面对火灾,如何安全逃生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首要问题。逃生绳是一种可以在火灾中用于自救、救人或者转移财物时使用的绳索工具,是经过阻燃处理的。逃生绳一头带扣和保险卡锁,拉力强度达到国家标准。逃生绳的长度根据用户所在楼层视情况选择,广泛用于多层建筑,实用性比较强。逃生绳虽然在火灾中作用很大,但事实上不少市民由于不会使用,在紧急情况下很少能派得上用场。

这就要求市民在购买逃生绳之后,学习相关结绳技术并达到熟练操作,方能在发生火灾时真正自救。使用逃生绳时,首先应注意将逃生绳一端绑在柱子、栏杆等牢固的地方,再把安全带穿戴好,然后沿墙面下降。目前市面出售的逃生绳基本都配备有简易缓降器,不需要人力控制下降速度,如果没有简易缓降器的,可以采用打结方法增加着力点,方便下降。此外,还有一种固定在墙面的缓降器,火灾发生时,不需要市民自行固定逃生绳,只需要把安全带穿戴好后,即可从窗户、阳台等处下降远离火场。

至于如何才能选购到合格的逃生绳,消防部门建议市民在购买时,首先要仔细查看出厂合格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对于网购消防用品,市民则需要选择有资质、有保障的店家。(何仲斐)

 平安课堂:策划/刘琳 (中国长安网出品)

 
上一条 信息:区民宗局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之星”评选工作部署会
下一条 信息:“冬守安全线,特设无忧行”——铜陵市郊区郊区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筑牢冬季特种设备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