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难题?“法院+妇联”同心共解 “咱俩离了之后孩子一直都是我在带,凭什么找我要抚养费?” “你接送过几回,就说孩子是你带的,再说了,几百块钱够干嘛!” “那你把孩子给我,我不需要你付这么多。” “不可能!” …… 4月16日,这充满火药味的一幕发生在铜陵市郊区法院少年家事法庭的调解现场。高女士和吴先生因感情不和于2018年协议离婚,并约定婚生女甜甜由母亲高女士抚养。眼下,高女士和吴先生就孩子抚养费问题发生争执,诉至法院。因双方分歧较大,又涉及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承办法官在收到该起案件后格外重视,决定联合区妇联对案件开展调解。“为人父母,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咱们都平心静气、好商好量,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参与调解的区妇联同志几句简单有力的话语,迅速平复了当事人的情绪。与承办法官一起,在接下来的调解过程中,以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最有利为原则,耐心、真诚地释法明理。高女士和吴先生共同表示将在今后给予孩子更多关爱,共同呵护孩子健康成长,争议得以圆满解决。 以上只是郊区法院构建的“法院+妇联”联动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自2023年底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以来,区法院与区妇联共同预防化解家事纠纷的场景在这里时时上演。 为家护航!“法院+妇联”携手前行 4月16日,正值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全国妇联举办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开放日活动。为响应号召,郊区法院邀请区妇联负责同志、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专题座谈会。会上,双方就当前妇女儿童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等进行深入交流,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委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意见,并就深入推进工作达成共识: 一是靠前服务,打造诉调对接的“前哨站”。坚持能动司法,密切关注家庭暴力、虐待、侮辱等恶劣情形,及时制发“四令一书”。同时,也积极配合专业人士向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疏导。 二是主动作为,打造法律服务的“供给站”。家事纠纷经调解达成协议的,持续做好后续跟踪,督促当事人履行约定。紧扣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弘扬家庭美德。 三是加强协作,打造矛盾化解的“终点站”。坚持常态化沟通联络,激活基层调解力量,将法院的刚性审判和妇联的柔性调解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