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元月2日11时许,普济圩派出所接110指令称:在灰河乡东风村有位老人睡死在家中。值班民警到达现场后一方面对现场进行保护待市局刑警支队刑科所进行勘验现场,一方面确定死者身份。很快死者的身份得到确认,死者杨某,现年84岁,上海人,曾在普济劳改农场服刑,刑满后未回上海,户籍落在普济圩农场五分场,租住在灰河乡东风村。随后经市局刑科所法医现场勘察排除他杀,属于正常死亡。普济圩所民警为妥善处理老人后事,全力开展查找杨某亲属。
民警通过报警人(杨某干儿子何某)了解到杨某生前曾结过两次婚,并有一个姐姐。第一任妻子是上海人,并育有子女,但离异后双方就未曾联系过,妻子和子女的姓名等信息杨某也没有提过。第二任妻子在几年前离异,目前住在普济圩五分场,两人没有生育子女;其姐姐在上海,多年来也未曾与杨某往来,杨某多年来没有和任何亲属联系过。从何某的口中还了解到杨某生前退休于上海一家单位,但具体是什么单位不清楚,只知道每个月有上海寄来退休工资到普济圩邮政储蓄所。通过这些信息,民警在多方查找杨的亲属无果的情况下,到邮政储蓄所查找给杨某汇款的单位。通过查询,从上海邮寄过来的汇款单上落款是上海市民政局,并没有单位名称。民警又与上海市民政局取得联系,得到的答复也是找不到杨某的具体单位。杨某的手机上只有两个号码,一个是他干儿子的,一个是他邻居的。
当民警多方查找杨某的亲属未果时,杨某干儿子何某在整理杨某的遗物时找到了一本杨某生前的工作证,在单位名称一栏清楚的显示为上海市冶金设备总厂,民警欣喜万分,立刻通过派出所基础信息、互联网、电信114等查找此单位,可不成想得到的答复是此单位已不存在,没有联系方式。
民警再次陷入了无奈,于是想到了杨某的第二任妻子目前就居住在本辖区,试着找到了杨某的第二任妻子谷某。通过谷某叙述,谷某和杨某婚后去过一次上海杨某的单位,当时单位就是杨某工作证上的单位,至于该厂现在不存在了她表示也不清楚。但是谷某提到,他们在离婚前,杨某在上海办理了退休,上海的单位要求普济圩农场社区每个月要开具一个生存证明邮寄到上海,具体是寄到哪她就不知道了,但生存证明上必须要加印普济农场社区的印章。于是民警找到普济圩农场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就在上个月普济圩社区还给上海市电力人力资源公司邮寄了杨某的生存证明,但并没有联系电话。民警立刻通过互联网查找上海市电力人力资源公司找到了联系电话,在电话里向其单位说明了情况,并希望对方单位能够出面妥善处置老人后事。对方通过查找档案确认了杨某属该单位退休职工,但也找不到杨某的家属,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赵主任答复民警,决定登报寻找其亲属,如果无法找到将把杨某按照单位孤寡老人正常死亡的相关程序规定处理,并由单位出面处理老人生前财产和后事。
日前,上海单位方面赵主任一行两人来铜,普济圩派出所接待并积极协调处理,老人善后之事得以圆满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