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是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主体,也是药品安全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为开创新时代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新局面,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行动以来,铜陵市郊区市场监管局凝聚全区药品安全治理合力,提亮郊区“健康为民”底色。 一、把法规宣传作为社会共治的基础工作,协同发力。一是面向从业人员抓普法。对全区40多家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的从业人员开展集中培训或“边执法边普法”,讲解药品监管新政策、新要求,督促企业落实药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面向社会公众抓普法。紧盯消费者权益日、科普宣传周、“5.25爱肤日”等时间节点,创新宣传方式,借助“乡村大喇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药品安全宣传活动,将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和安全用药科普知识传送到全区每个角落,目前全区5镇2办1乡,83个行政村,151个喇叭,每天准时开播,喊出药品安全最强音。 二、把快检技术作为社会共治的有力手段,精准发力。铜陵市郊区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化妆品中心快检室”率先引进刑侦界“福尔摩斯”——拉曼光谱技术,大幅度提升快筛效率和成功率,为打击新形势下违法行为提供了技术保障,实现了该区食品非法添加药品案件零的突破,目前累计发现非法添加线索10余起,移送公安机关5起。 三、把服务阵地作为社会共治的有效载体,全面发力。一是聚焦民生实事工作,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理念。目前全区建有民生药事服务站4家,累计服务群众千余次,为群众安全用药保驾护航。二是拓展食药安全宣传“新阵地”。在郊区普济圩社区桥北新区广场内精心规划建设了全市首个食品药品安全科普主题公园,集科普宣传、活动休闲、健身锻炼等功能于一体,寓教于乐,宣传方式更加“接地气”。 四、把服务队伍作为社会共治的坚强后盾,持续发力。一是成立铜陵市郊区首支食药安全志愿服务队,为居民饮食用药安全再添有力保障,扩大药品安全治理的社会影响力和群众认可度;二是推动基层药品“四员”发挥实效,全区组建覆盖5镇2办1乡、83个行政村的药品安全四员队伍,构建“四员吹哨预警,部门联动执法,合力查处违法”的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安全责任机制,筑牢最基层的药品安全防线。 五、把应急处置作为社会共治的必备能力,多向发力。铜陵市郊区市场监管局2023年以区政府办名义印发了《郊区疫苗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疫苗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邀请医疗机构开展了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桌面推演。通过加强应急演练、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信息化建设等多向发力,进一步提升药品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