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郊区平安网 >> 新闻动态  
 
庭所联调联动促“和悦”
 
发布机构: 区法院 发布时间:2025-01-16 【打印】

 1月9日、10日,铜陵市郊区法院江北法庭与周潭镇司法所高频联动,协同妥善化解一起村民间言语争执引发的健康权纠纷,被告当场付清赔偿款,双方事心双解。

-各执一词:法官为真相亲赴医院

 2024年8月,家在周潭镇的两位村民,因为一些琐碎小事吵了起来。这一架吵得越来越凶:从嘴上骂骂咧咧升级成了动手打架,导致其中一人受伤住院。协商无果,便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

 法庭审理期间,原告和被告对打架的起因、经过说法完全不一样,谁也不服谁。特别是被告,对原告看病花的钱很不认可,觉得这些费用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跟这次打架有没有关系,都得好好说道说道。被告还要求找专业机构,来鉴定一下原告看病花钱和打架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关系。

 为了还原事实,承办法官专程带着双方当事人去医院,仔细了解原告的治疗情况。

-相持不下:联动司法所助力调解

 从案件本身来看,这起纠纷虽源于小事,却因双方矛盾的逐步升级,若不能妥善解决,不仅无法真正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还可能引发后续问题。

 司法所扎根基层,对当地的风土人情、社情民意往往有着深入的了解。通过联动法庭与司法所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纠纷解决的合力。

 可真到了调解阶段,一谈到责任怎么划分、该赔哪些项目、按什么标准赔偿这些关键问题,双方又谈崩了,谁都不肯让步,工作陷入了僵局。

-融冰和解:法庭、司法所携手破局

   然而,江北法庭与周潭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就此气馁,他们迅速调整策略,加大联动的力度,全方位化解双方的心结。

 法庭干警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先是分别对原、被告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走访工作。他们走进原告的家中,坐在简朴却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院里,耐心倾听原告诉说自己受伤后的委屈、治疗过程中的艰辛以及对赔偿诉求的坚持,工作人员不时递上一杯热水,安抚着原告激动的情绪。

 同样,在被告那边,工作人员也以真诚的态度去了解被告的想法和顾虑。被告满腹委屈地诉说着自己对事情经过的看法,强调认为有些赔偿要求实在不合理,工作人员认真记录着每一个要点,以平和且专业的态度为被告分析其中的法律关系,一点点打消被告的抵触情绪。

 紧接着,工作人员更是高频次地组织双方进行背靠背、面对面的调解活动。他们特意邀请当事人来到“和悦茶室”,希望借助这轻松的氛围能让双方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背靠背调解时,工作人员穿梭在两个房间之间,像是传递理解与和解的使者。对原告,他们晓之以理,讲述邻里之间以和为贵的道理,劝诫其适当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做出一定让步有利于日后相处;对被告,则动之以情,拿着详细的法律条文和之前调查到的医院诊断资料,清晰地解释为何某些赔偿是合理合法的,引导被告直面应承担的责任。

 而面对面调解时,工作人员巧妙地运用“以礼相待、法定争端、以和为贵、悦人悦己”的“和悦工作四步法”。他们先是以礼相待,用亲切的开场白让双方放下防备;接着,依据法律规定,条分缕析地梳理整个纠纷事件中的责任归属,让双方清晰认识到各自的对错;随后,着重强调“以和为贵”,讲述以往那些因矛盾激化而导致更严重后果的案例,以及握手言和后邻里互帮互助的美好故事,让双方从心底里认识到妥善解决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以“悦人悦己”收尾,告诉双方放下成见、达成和解,不仅能让对方心里舒坦,自己也能从长久的矛盾困扰中解脱出来,收获一份轻松愉悦的心情。

 在工作人员不辞辛劳的努力下,双方原本坚硬如冰的态度逐渐开始融化。原告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理解,不再一味地坚持高额赔偿;被告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不再固执地抗拒责任。

终于,双方放下成见,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当被告当场付清全部赔偿款的那一刻,调解室里原本凝重的气氛瞬间烟消云散。调解结束后,双方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眼中满是感激,不停地表达着对法庭和司法所这次联调工作的感谢,也为这场艰难的调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李斌)

 
上一条 信息:进村入户“唠”安全 备战春运强宣传
下一条 信息:警民携手6小时深山救援化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