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早起鸟雀的啁啾和午后蝉鸣的嘶噪在不知不觉中声势减弱,为期三个月的法院实习一晃眼便来到了最后一天。时间是公平的,它不会给任何人多一分,也不会给任何人少一秒;但时间是有偏向的,惜时如金者,往往会得到奖励,虚掷光阴者则会徒留怅然。

六月初夏,第一次迈进郊区法院大门,我的内心尽是忐忑——只因这一“迈”,于我而言,不仅是从英语专业跨入法律专业,也是从课本迈入实践。作为一个刚刚踏上法律之路的新手小白——缺乏实践经验,便少了一份从容的底气。但我相信,未知可能会给我带来猝不及防的难题,也可能会送上意料之外的惊喜。带着这一份忐忑与期待,我被分配到了心心念念的刑庭。 郊区法院是基层法院,规模不大却井然有序。刑事审判庭更是“麻雀虽小”却“卧虎藏龙”,我也有幸跟随“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李庭长和其他几位前辈学习司法实务。 刚接触工作,因对刑庭严肃的浅显认识,我还有些担心,生怕行差踏错。但前辈们都和我讲,刑庭氛围很好,要好好珍惜,多多学习。李庭长资历深厚,但待人谦和,平易近人;其余的哥哥姐姐们或活泼直率,或精明强干,或踏实细心。大家在工作上严肃认真,在生活中诙谐幽默。实践中,有的是耐心细致的解答引导,有的是家庭一样的和谐畅快。 法院工作始终保持着一种紧张而活泼的氛围,我对法院的陌生感在三两天内便被工作消弭,取而代之的是胆大心细的摸索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充实。大家都像是上了发条,或是在卷宗前“埋头苦读”,或是在电脑前“奋笔疾书”,或是在法庭上“分辨是非”,抑或是在检察院、看守所、法院之间来回穿梭。不得不说“事教人一次入心”:从刚开始面对法律条文束手无策,到后来逐渐地学会整理阅卷笔录; 从刚开始对书面材料的无从下手,到后来能协助法官们审慎核对每一份法律文书; 从刚开始在庭审上被双方滔滔不绝的发言绕得云里雾里,到后来能捕捉到隐含深意的只言片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法院每天都在上演最真实的“剧情”。这里是悲欢情仇的集合地,来来往往的每个人都心有浮沉。“我们办的不是案子,是别人的人生”,在这个小而精的刑事法庭里,我参与了多个案件的立与结,见证了许多个纠纷的化解和平息。那些被提炼概括的案例背后,蕴藏着一个个真实故事;那些似乎冰冷无情的法律条文,却凝聚着无数人的殷切期望。 “以案为师”,我也在学着坚持:坚持在法律上理智对待案件,坚持在言行举止尊重当事各方,坚持用简单朴实的话语让他们懂得法律的令行禁止、懂得法律的坚决与温情。法治之路道阻且长,需要每一个法律人用严谨的办案方式、过硬的专业能力和温良的工作态度去回应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我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我很幸运,能够在这个夏天,在我刚踏上法律之路时能够遇上这样一群优秀的法律人为我“引路”。对相遇致以感谢,对所得致以感恩。走完一程,便要奔赴下一程,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能以一个全新的自己,与法庭再会!(实习生 钟昭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