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诉源治理机制建设,切实做好矛盾纠纷就地实质化解,近日,铜陵市郊区司法局周潭司法所联合郊区法院江北法庭,巧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成功高效解决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为当事人减轻诉累,确保辖区社会和谐稳定。 2024年8月5日,章某与周某、王某夫妇因几天前捡拾树枝一事发生口角,后发生肢体冲突,造成章某受伤。虽经公安机关调查,出具了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但双方一直因后续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产生纠纷。多次协商无果后,章某将周某、王某夫妇起诉至法院。 
为了妥善解决这起纠纷,5个月的时间里,周潭司法所所长和江北法庭庭长多次上门走访、劝说。积极发挥联调联动机制的优势,法官从“法理”角度出发,客观阐释案件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背后的法理进行了分析解释。司法所长充分运用“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活用“听、辨、劝、借、让、和”,从减轻当事人诉累层面不断减小双方争议差距,结合实际发生的治疗费用,反复做双方工作,双方于近日达成一致意见,同意调解并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郊区司法局周潭司法所始终以“诉源治理”为根本目标,不断从基层治理层面探索健全“人民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本次调解中“人民法庭+司法所”的联动联调模式,有效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和经济负担,节约了人民法院的审判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民事诉讼案件的发案数,发挥了人民调解+司法前移的叠加优势作用,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构筑起基层多元解纷机制的坚实堡垒。 下一步,周潭司法所将持续在人民调解上发力、用力,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交上一份漂亮答卷,在周潭镇的和谐稳定发展上展现有力地司法行政担当。(潘根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