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夏读书,日正长,勤学苦练莫彷徨。在这蝉鸣阵阵的盛夏时节,7月25日,郊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们携手青春洋溢的实习生,走进铜陵市郊区爱心暑托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清凉课堂”。 情绪超能仪:做自己心情的小主人 情绪如天气,时而晴空万里,时而阴云密布。实习生们带来“情绪超能仪”心理课堂,帮助孩子们认识情绪、管理情绪。通过“情绪猜猜猜”游戏,孩子们学会了识别喜怒哀乐的不同表现;在“心情涂鸦墙”上,他们用色彩描绘内心的感受,释放压力;而“火箭呼吸法”则教会他们,当愤怒或焦虑来袭时,如何给情绪按下暂停键。 “原来情绪没有好坏,关键是怎么对待它!”一位小朋友在课后分享道。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情绪管理的“小法宝”,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心理健康的小种子。 
破“网”成蝶:做不迷“网”的阳光少年 虚拟世界迷人眼,如何让童心不沉溺?实习生们精心设计“网络防沉迷”互动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解、情景模拟和趣味问答,引导孩子们认识网络的双面性。 “如果手机是小偷,它会偷走你的什么?”——孩子们纷纷举手:“偷走我的时间!”“偷走我和朋友玩耍的快乐!”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朗朗诵读声中,孩子们懂得了“上网有度,成长无忧”的道理。课堂最后,大家共同完成“我的离线计划表”,承诺每天留出时间阅读、运动和陪伴家人,让现实生活比屏幕更精彩。
 法治小手册:传递守护与希望 知识的传递需要载体,法治的种子需要播撒。课后,检察官还向孩子们发放了反电诈、毒品等方面的宣传手册。检察官们化身法治园丁,与学子们促膝长谈,将冰冷的法律文字转化为生动的成长箴言。那些跃然纸上的警示案例,恰似一盏盏法治明灯,照亮青春迷途中的暗礁险滩。 
检爱护新苗,枝繁叶更茂。此番“法治+心理”双翼托举,既破“数字迷障”,又解“心结千钧”。郊区人民检察院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的温度,在于不仅守护行为的底线,更照亮心灵的归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