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您当前的位置:郊区平安网 >> 经验交流  
 
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
 
发布机构: 综治办 发布时间:2016-12-07 【打印】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随着我国社会改革所带来的系列问题和挑战,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持续累积,潜在的社会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逐步显现。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凭借其源自民间的身份和非营利的性质,在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越来越显现出天然的优势。如何发挥社会组织在维护稳定积极作用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办综治办结合自身工作,就如何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开展了专题调研和探讨,先后采取了学习研讨、资料收集、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办维护社会稳定的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

我们从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分析,感到我办如同全区一样,维稳形势总体趋好。近几年,我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步得到缓解,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日趋牢固。尤其是办党工委、办事处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各项工作的底线,统筹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维稳工作举措,并取得实效。但是,由于我们正处在转型发展攻坚阶段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维稳形势依然十分复杂,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办社会稳定方面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难。具体表现为:

一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引发的各类矛盾仍多发频发。如随着棚户区改造的不断推进,一些拆迁户利益诉求不断加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新旧征地拆迁矛盾交织、反复,加之多年累积存量的矛盾,使征地拆迁矛盾仍处于高位;类似这些诸多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置,将会影响全区社会稳定。

二是维稳工作面临任务重、要求高、手段少、办法少、风险大的空前压力。当前,居民的诉求越来越多,化解矛盾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管理的手段越来越少,甚至“办法穷尽、思路穷尽、财力穷尽”。如何使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维稳工作,坚持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调处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二、社会组织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作为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发挥整合社会“粘合剂”效能的优势。社会组织有着与群众天然联系的特点,可以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传达给群众,并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团结和谐,形成“力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2、作为联系群众的组织,具有引导群众利益诉求有序表达“直通车”的优势。每个社会组织都联系着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将各自联系的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如实地、上通直达地反映给党委、政府及部门,使党的方针政策和政府决策能够更好地兼顾各方面利益,从而有效调动各界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族各界人士表达愿望和诉求的民主行为,纳入到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使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积极、有序地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能够避免无序状态,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保障。

3、作为党领导下的社会组织,具有担当社会矛盾“调解员”的优势。社会组织在所联系的群众中有着独特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样的话,由社会组织去说,群众容易被接受;同样的工作,由这个组织去做,可能会更有效果。当前各界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社会矛盾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社会组织,做协调说服工作,增进理解、扩大共识、理顺情绪,使各种利益关系通过社会组织和其所开展的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疏通和调节,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大和谐、大团结。

三、当前推动社会组织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引导、培育和有效管理下,社会组织获得健康发展,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生力军”,起到了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参与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和重要作用。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目前,我办大大小小的社会组织虽有几十个之多,但真正注册的只有一个,绝大多数都还不成熟,更没有经过登记和批准。很多社会组织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较弱。而且目前的社会组织绝大多数是互益性的,如文艺队、健身队等,这种社会组织受益对象有限,仅限于本团体,自娱自乐,服务范围有限。

2、社会组织资金保障不足。社会组织作为非营利性的组织是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所明确规定的,尽管当前国家也给予了社会组织一定的资金保障,但还是难以维持日常的工作。

3、社会组织人力资源匮乏。从现实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社会组织的人员是退休或没有工作的老年人、妇女等,既热心社会组织工作又是本领域的专业人员难以物色,尤其是年轻化的工作人员更是紧缺。

4、社会组织成员安全问题。目前,绝大多数社会组织成员中都以老年人居多,在参加日常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中,难免发生一些意外,必将会给政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稳定的对策

1、强化政策扶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我们将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重点培育、扶持公益服务类的社会组织及社会迫切需要的社会组织,加大资金、场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帮助社会组织开拓、创新品牌项目。结合民政部门“银龄安康”项目,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成员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同时,将表彰奖励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如我们在金苑社区成立平安志愿者协会,积极帮助解决资金、办公场所等方面大力支持。

2、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党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我们应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协调关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中的作用,创造条件,健全机制,让他们参与,让他们发挥优势和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在人、财、物提供必要的条件,确保社会组织开展维稳工作的需要,从制度上保证和支持社会组织在协调关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形成仁者播其惠、智者尽其才、勇者竭其力的生动局面。

3、加强监督管理,推动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有力的监管是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也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必要保障。各个社会组织要在社会组织联合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法规,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能违章活动。同时,要自觉地接受社会组织主管部门、相关单位、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

4、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社会组织活动品质。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与人民的联系枢纽,能够把基层群众的各方面诉求合法理性的下情上达,也能够把政府的方针政策有效的上情下达,社会组织能够提出最符合民意、民情的办法,推动政府实现精细化管理。我们将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运用官方微博、QQ群、微信等新媒体以扩大工作的影响力,能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同时,不断提升社会组织自身活动的内容,更好地从事公共服务。

 
上一条 信息:如何提升居民安全感满意度
下一条 信息:用心化解邻里刑案获赠锦旗